华人号

登录更多 下载App

欺负自己的5个习惯,女人们请立刻停止

2025-01-11 18:30 阅读量:2.5万+

华人号:书写人生

在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中,曾有这样一句话:

“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,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。”

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时刻:

因为别人的一句无心之言,就让你陷入了近几个小时的自我怀疑之中;

因为领导的一个眼神,你就自我批评,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很差劲;

因为伴侣一句不喜欢你穿黄色,你便觉得自己年老色衰,开始挑剔自己的容貌。

在很多个无意识的时刻,你成为了自己最严厉的批评者。

当你觉得痛苦的时候,或许你需要觉察到:

欺负你的不止别人,还有你自己。

“人到中年,最好的活法就是学会自省。”

但在很多人的心里,都误把自省等同于「自我批判」和「无限度的自我指责」。

在电视剧《女心理师》中,小莫就是这样一个人。

他是一个典型的职场“老好人”,早高峰免费帮同事带咖啡,晚上加班帮同事干活,可却遭到了大家的排挤:

新同事请客吃饭,大家换了聚餐地点却故意没有通知他;

落单后,他不仅没有发火,反而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好才让大家讨厌了。

第二天,他甚至特意请大家喝奶茶道歉,却仍然没换来大家的回应。

这也导致他越来越不自信,想表现得合群被人接受,却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,从而变本加厉地讨好别人,也就更不知怎么开口去拒绝别人不分善恶的请求。

小莫处理人际关系的痛苦,让我们看到一个过度自省的人,遇事总会下意识将责任归咎到自己的身上;

会进行自我批判、自我指责,从而忽略内在真正的声音——

“工作上被甩锅,就反思,一定是我平时表现太差了,领导才看不出来”;

“亲密关系出了问题,就反思,一定是我不够智慧,所以得不到幸福”;

“孩子找工作困难,也反思,一定是我作为妈妈不够优秀,所以孩子才这么难”。

为何生活遭遇困境时,我们会第一时间审判自己?

究其根源是你内在住着一个“严厉的判官”,一旦生活出现差错,批判的声音就会出现。

想要改变这个模式,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——

通过按下“暂停键”,让自己从过度自省,回到健康自省。

健康的自省是基于事实的、会带来对自我认同的积极效果,可以帮助你看到自己的不足,明确前进的方向。

所以当你下次再自我批判时,请先给自己按一个暂停键,然后深呼吸,告诉内在的判官:闭嘴!

接着,你可以去做“健康自省”的练习:

安静地坐下来,问问自己:

我经历了什么?

我能改变什么?

我不能改变什么?

对于能改变的,分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他人的责任,把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交付出去,对于不能改变的,接受它自然的发生,学会平静地面对。

当你停止过度自省后,你会发现:啊,原来我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啊。

电影《嘉年华》有这样一个情节:

小文妈妈带小文去医院做检查,知道了女儿被性侵之后,这位母亲首先感受到的是愤怒和羞耻;

对着已经伤痕累累的小文,没有任何安慰,上来就是一巴掌;

不仅责怪小文不检点,还撕碎了她的裙子,强行剪掉了她的头发。

幸运的是,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,给予了小文爱和关怀,并一直没有放弃为女儿讨回公道,父亲让小文知道:被伤害不是你的错。

可不幸的是,生活中,有太多太多这样的时刻,让我们以为真的是自己的错:

小时候被霸凌,会听到“为什么不打别人,偏偏打你呢?”

长大后被性骚扰,会听到“苍蝇不叮无缝的蛋”;

甚至明明自己受了欺负,还是会听到“一个巴掌拍不响,你要反思一下”;

……

这些责怪和不信任,会让我们遇到问题,下意识地认错,并且习惯性给自己定罪:

“老公打赏性感女主播,会想是不是我身材走形了?没有女性魅力了?”

“孩子成绩差,会想是不是因为我没有给孩子报补习班?拖了孩子的后腿了?”

但其实这都是过去关系的反馈模式,让你习惯了成为被问责的个体,而忽略了自己才是受伤的那一个。

久而久之,养大了活在内心的“恶霸”。

它利用你对问题的恐惧、对不被接纳的担忧和对自我价值的怀疑,进行自我攻击。

亲爱的,请你想象自己拥有一面盾牌,当内在的“恶霸”再次出现,拿出你的盾牌反弹:

不,不是我的错!

上周陪朋友逛街,她说在直播间买了一件衣服,模特穿上特别有气质,可是她上身却并不好看。

她说:最近又长胖了,身材也拉跨了。

这让我想到一句话:

互联网太发达了,我们看到了太多的高分答案,于是以为这就是常态,下意识地否定自己。

“穿衣服不好看?有没有可能是那件衣服的问题,有没有可能它就不适合你的身材呢?!”

你的内在,是否也经常响起这样的声音,它在不停地说你的坏话,放大你的弱点。

为什么别人的婆婆都那么好相处,是不是我嘴不甜?不会来事儿?

领导开会说我们小组业绩不行,是不是我上周的客户没谈成,拖了后腿?

……

这种内耗和焦虑,多半源于你对自己的大量否定、攻击,让你在潜意识里就觉得:

我不好,我不行,我不可以。

如果人早年在养育中被指责、批判、挑剔性对待,就会内化出一个严厉的父母,哪怕你离开生长环境,内化的父母也会对你进行攻击。

而扭转的关键在于——成为“自我的支持者”,学会抱持自己的情绪,尝试找出积极的归因。

比如,你可以定期给自己做一个“备忘录”,将自己近期获得的好的评价与肯定记录下来。

然后,在长期的记录里,归纳正向的肯定,让自己知道:“我很棒,我很好。”

这些看似微小却具体的行为,它们会帮你不断积攒力量,慢慢去消融内在的自我攻击,最终成为让你成你自己的头号fans!

“我不配”三个字,是一个人对自己最常见的欺负。

买回来的草莓,新鲜的留给家人,自己捡着快坏的吃掉;

得到夸奖,第一反应不是“我真棒啊”,而是“这都是我该做的”;

面对竞选,明明有实力升职,却不敢主动,觉得自己不行。

好像很多人都无法大大方方地接受美好东西的到来,因为大家是从心底里觉得:我不配。

就像是电视剧《骄阳伴我》里面的罗美娟,某天她去超市疯狂购物了一把,买完东西出来她又后悔,气自己买这么多没用的东西干嘛。

同事老李见状便安慰她:

“怎么你就不能用好东西了,这人嘛,偶尔对自己好点是很正常的,也是应该的。”

一语惊醒梦中人。

一直以来,罗美娟都把儿子放在第一,丈夫放在第二,自己排在最后。

当她发现丈夫竟然把邻居穿不下的裙子当成新裙子送给自己的时候,她感觉到了侮辱。

她发泄式的购物,忍不住哭着说道:

“我也不是想吃好的吃贵的,我就是想有一个人对我说;

罗美娟你配过好日子,配穿新衣服,配用好东西,你不用总看着那些打折的东西委屈自己。”

然而,现实中太多的女人因为更爱他人,而活成了罗美娟的样子。她们对自己说的最多的就是:

我就不用了、我凑合凑合就行……

但人只有在真正爱自己时,才能给出最丰盈舒适的爱,人只有在真正觉得自己配得时,才不会在给别人爱时,藏着一寸又一寸委屈与心酸。

所以,咱不妨把爱从小事上、从行动上收回来,先给自己:我配,我值得一切美好的东西。

你可以试着去适度的满足自我,去吃想吃好的就去吃,想买好的就去买,把自己放在人生的第一位!

只有你真正地自我接纳,只有你打心底地去爱自己,你才会发现——我就是美好本身。

人的一生,一直都在追求幸福,但总有些人,在这条路上,变得犹豫不决。

不是不够幸运,也不是没有幸福的命,而是很多人比较难觉察到:

自己对幸福有罪恶感,所以一直习惯让自己处于不幸的、不快乐的模式里。

最典型的就是父母的“没苦硬吃”。

怕浪费水不舍得用洗衣机,怕费电不舍得开空调,结果闪腰的闪腰、感冒的感冒,受罪更大,花钱也更多;

明明为家庭牺牲付出了一辈子,孩子赚钱了想带她去旅游,却破口大骂,觉得孩子浪费钱;

其实不是父母不想过好日子,而是他们的内在模式里,还没有按下幸福这个键。

过去的他们,经历过严重的物质匮乏,体验了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,这种时代造就的惯性刻在了他们骨子里。

“苦惯了”的思维认知,让他们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太好的生活,这是这代父母的集体无意识。

他们的内在甚至对幸福的生活有深深的罪恶感,所以会拒绝儿女的“享福”。

而我们厌烦“没苦硬吃”的父母,骨子里也有对自我的痛恨,痛恨自己没有能力让他们活得轻松一点,幸福一点。

在潜意识中,这样愧疚的认知,也在影响着儿女自己的幸福。

看着过得辛苦、抱怨生活的父母,儿女不自觉在享受幸福时,都会生出羞耻和愧疚感。

内在仿佛有声音在鞭笞自己:

“爸妈这么苦,我怎么好意思享受生活?”

“从来没带爸妈去旅游,我是不是不够孝顺呢?”

很多人,一辈子都困在了对父母的愧疚之中,这就像一个诅咒,让自己不经意间避开了“幸福”二字。

但,张德芬老师曾说:

“我们并没有能力为父母的幸福负责,请允许并舍得让你爱的人去受苦。”

“没苦硬吃”的父母,难以瞬间改变。

你能做的,是先去理解且尊重他们的选择,不要轻易背负起他们的人生课题。

其次,多在精神上给予父母支持,在旁敲侧击里,让他们感受到时代的变化,以及将时代蔓延出来的幸福感传递给他们。
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:不要把对幸福的“愧疚感”继承到你自己的身上。

不要成为不敢幸福的小孩,而是在父母身上看见后,觉察自己是否也有这种现象,从而去疗愈解放自己。

我们可能都有过站在自己对立面的时刻,上面5种行为模式,你或许也都经历过。

如果你想活得清爽自在,你最需要做的就是去做你自己的“支持系统”,不要伙同别人一起欺负自己。

你人生的价值,与别人的评价无关;你的快乐,不应该只停留在他人的声音里;

正如埃莉诺·罗斯福曾经说的那样:

“未经你的同意,没人能使你感到卑微。”

下一次,当遇到挑战和问题时,去做自己的盟友,而非敌人,坚定站在自己这边,珍视自己,相信自己。

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《欺负自己的5个习惯,女人们请立刻停止》的全部内容,更多有关中国大陆华人最新消息、新闻,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文化频道。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,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!
免责申明

1、本站(网址:52hrtt.com)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,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,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。

2、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,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。

3、因平台信息海量,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,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(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:hrtt@52hrtt.com),以便及时删除。

举报收藏
评论 (0条)
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,点击此处进行登录。
登录后评论

下载华人头条

关于我们

© 2022 华人头条

服务热线 : 0591-83771172

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©版权所有

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

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

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

举报热线:0591-83771172

举报邮箱:hrtt@52hrtt.com

免责声明

1、本站(网址:52hrtt.com)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,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,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。
2、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,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。
3、因平台信息海量,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,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(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:hrtt@52hrtt.com),以便及时删除。